LEEDARSON人物,启发“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力”。本期主角李叔同,一位全能的艺术大师。在每一种身份里,他都诠释出了极致之美。
▲李叔同(1880-1942)
他写诗。
15岁有“人生犹似西山日,富贵终如草上霜”的句子。
他搞音乐。
写出"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"这么质朴温润的词。朴树说,这样的歌,哪怕一首,如果是他写的,死了也愿意。
▲李叔同炭笔画《少女》
他搞绘画。
堪称中国油画鼻祖,其创作的《裸女》是中央美院美术馆镇馆之宝。不仅如此,还教出了丰子恺这样的学生。
他玩话剧。
周总理叮嘱曹禺:“你们将来如要编写《中国话剧史》,不要忘记天津李叔同。”
▲话剧 《茶花女》剧照
即使后来遁入空门,诸艺皆弃,惟书法不缀。鲁迅称赞说:“朴拙圆满,浑若天成。得李师手书,幸甚!”
他叫李叔同,也是弘一法师,一个天才艺术家。这位天才走遍了艺术的门类,且门门精通。要理解李叔同的天才,要去读他骨子里的认真,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态度。
对于任何事,除非不做,要做就做得彻底。
少时,李叔同迷恋诗词。按照格式,文章是要一字一格。每次县学里要作文,他都一格写两个字,博得了个“李双行”的称谓,文章在同龄人中十分突出。作文的这种投入,贯穿他的一生。
组织话剧《茶花女》赈灾。由于话剧刚起步,没有女演员,李叔同就反串茶花女。为此,他把胡子剔去。为了让自己显得更优美苗条,演出前几天就开始节食。而且,还花重金做了好几身女式的礼服。并没有因为只是自己组织的一次演出,就降低要求,认为差不多就行。
▲李叔同将出家时,与学生刘质平(左)、丰子恺(右)合影
李叔同在杭州一师任教时,音乐老师是最有权威的,因为那个音乐老师就是他。不仅是因为学问好,主要还是因为他做每件事的态度。
有次下课,最后出去的人关门碰出很大的声音。李叔同和气地把他叫进教室,用很轻很严肃的声音提醒他:“下次走出教室,要轻轻地关门。”就对他鞠一躬,送他出门,轻轻地关门。既保存学生颜面,也身体力行做了榜样。
不仅如此,他连服饰都体现着一名艺术教师的风范。灰色粗布袍子、黑布马褂、布底鞋子、黑的钢丝边眼镜。丰子恺感慨:“他穿布衣,全无穷相,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。李先生的服装,才真可成为生活的艺术化”。
▲出家后的李叔同
像李叔同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翩翩公子,却在艺术生命巅峰期遁入佛门,号弘一。
他最开始修净土宗,后来修律宗。这是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,数百年来,传统断绝,直到弘一法师才复兴。律宗讲究戒律,严肃认真之极。
他去丰子恺家,每次坐木藤椅前都要摇一摇。多次后,丰子恺终于忍不住问他,为何这样。他说:“这个木藤椅可能会有小虫,摇摇后,这些小生命就会跑开,坐下去就不至于杀生。”
▲1938年摄于福建泉州承天寺,左四为李叔同
禅而生静。李叔同抄写的《心经》让人感觉到一股静气。
木心曾亲见他手抄的心经,说:“我实在佩服他自始至终的一笔不苟,不扬不萎,墨色也不饱不渴。佛经中多的是相同的字,写得宛如独模所铸——书道根柢之深,倒是另一回事,内心安谧的程度,真是超凡入圣。”
可以想象,他抄经时,已然专注到物我两忘。
▲弘一法师抄写的《心经》局部
李叔同,做什么,像什么。画家、诗人、音乐家、书法家、教师、出家人……作为一个人,他有极大的热情,每件事都认真得不留一点余地。他极致的认真,不是某一瞬间的选择,而是每一瞬间的投入与专注。这或许是大师之所以是大师的原因。